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实施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进度和质量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图景,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我国这样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各地区要共同走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协调推进,为各地区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创造稳定持久的基本前提,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打造国家整体竞争优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区域协调发展锚定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的基本事实,着力推动区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经济关系与发展时序等多方面的协调。新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规模协调、区域发展水平趋近、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适度均衡、人民群众福祉趋于均等化,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民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劳动力和土地支持。尤其是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为非农业部门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部门所需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来源。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远超城市,但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在我国消费市场总体仅占38%,生活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居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重视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只有通过乡村振兴,才能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只有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才能让农村在现有的土地上奋发图强,建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和本质要求,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一直都存在,这体现在收入、社会福利、财产、生活水平等多个方面。以收入为例,2000—202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56元增加到49283元,增长不到8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82元增加到20133元,增长了近9倍。从数据本身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甚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还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从绝对值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且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再生产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和农机等。因此,扣除农民生产所需支出外,城乡差距实际更大。而从消费方面来看,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快于城镇居民,但绝对值仍远低于城镇居民。显然,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对标城镇居民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战略基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带动农村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全面进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最根本的战略基点和出路就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落后的乡村迎头赶上,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均衡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乡村自身,充分发挥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想破除“等靠要”思想,思想扶贫很关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的结果,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各地乡村都要把振兴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把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以种业